各界专家解读:我如何理解“审稿质量”?

系列:
07
各界专家解读:我如何理解“审稿质量”?

在刚刚过去的 2019 同行评审周(9 月16 日到 20 日)里,全球的科研人员、行业专家都在谈“评审质量”这个话题。审稿质量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审稿流程,审稿改革,也可以是对审稿人的培训和认可。我们征集了大伙对同行评审的看法,以下是我们收到的一些回复:

Elisabeth Bik——科研诚信顾问,Microbiome Digest 博客创始人

“质量高的评审不光是从学术、语言、格式几方面来评估稿件。当研究结果过于‘完美’,审稿人要能判断稿件是否被动过手脚。除此之外,科研道德还有挺多别的讲究。比如,人体实验是否拿到了机构审批?那些在小型私立机构搞科研的作者,又是上哪儿拿的审批?这些都要追究。审稿人还要起到初审的作用,检查是否有人操纵数据和图表。不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软件能自动筛查重复率、违规数据和图表,且相关软件还在不断迭代中。这些软件最适合给期刊编辑或出版人员使用,可以在稿件被接受后用来做最终确认。”

Jeremy Horne 博士——Inventors Assistance League 科学顾问,课程协调员

“同行评审是对真理的集体追求,审稿质量是学界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放弃这种追求就相当于放弃了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Perevska Zanina——意得辑专家视点用户

“有质量的审稿意见要能看出毛病,给出解决方案,并能说明白替代方案为什么更好,总之要对提升稿件质量有帮助。审稿质量取决于审稿人的能力。他们最好是领域内的专家,有统计学常识,英语好,这样才能相应给出改进意见。好的审稿意见还应该是客观的,即使文章写得一般,审稿人对研究的可取之处也该予以肯定。”

Bahar Mehmani——爱思唯尔审稿人体验负责人

“审稿质量”的含义很丰富,它涉及从编辑流程到审稿意见,再到最终发表每个环节的表现。要想有更好的审稿体验,我们应该多做业内交流,分析现有流程的效用,吸取其他行业的经验。以后的同行评审将会更包容、靠谱、可信、用户友好。”

Abosede Akande——意得辑专家视点用户

“和审稿质量最相关的部分就是审查本身,审稿质量高对应论文合规。要想提高审稿质量,审稿人必须要找相关领域的。从作者角度讲,投稿前确保论文符合期刊要求很重要。此外,审稿应该有一些明确的、约定俗成的标准。审稿人对自己领域的研究趋势也要有基本的了解。”

Ben Britton博士——伦敦帝国理工高级讲师,皇家工程学院研究员

“同行评审是种论文增值体系。当审稿人认为我的文章值得发表时,我会特别激动;当他们给我提改进意见时,我更倾向于理解成他们喜欢我的研究,所以想让我变得更好。”

Emily Jesper-Mir——Sense About Science 合作管理负责人

“在 Sense About Science,我们主张科学论证。‘这是同行评审论文吗?’是我们在试探科研水平时常问的一个问题。要判断学术观点是否可信,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它的同行评审状态,这是我们教给大家的一个小技巧。

只要审稿审得好,科研质量就差不了。一旦科研论文开始跑量,发表标准就会在无形中走样,导致接受门槛变低。学术界应该保持住高标准和高质量。只有这样,在制定社会规则或做出个人决策时,我们才在健康、教育、环保、犯罪等领域有靠谱的信息可参考。

在 Sense About Science,我们让还在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提前开始接触同行评审,培养他们的自信;告诉他们质量好、信度高的研究是什么样的;教育他们把审稿体系看成一种公共设施,鼓励大家好好维护。”

Adnan 博士——意得辑专家视点用户

“我认为质量意味着透明、有效、公正。要想提升质量,审稿人应该挨个检查:论文的贡献(原创性),行文写作,研究方法,结果,参考文献。”

以上只是我们收到的部分观点,相关讨论还在继续。关于同行评审,你是怎么看的?你又是怎么理解审稿质量的?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