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造假:期刊该怎么破解这个问题?

系列:
02
同行评审造假:期刊该怎么破解这个问题?

先前的文章讨论了最近几年经常发生的同行评审造假事件,对科研发表产生了重大的挑战,期刊编辑们正努力寻找方法来阻止同行评审再被操纵。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困难是目前没有通行的准则。国际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建议编辑要彻底检查审稿人的姓名、地址和电子邮件,而不要只邀请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但在没有采用作者推荐审稿人的具体做法前提下,期刊为了维护公正和适当的同行评审所采行的方法各有不同。《Are reviewers suggested by authors as good as those chosen by editors? Results of a rater-blinded, retrospective study》一文作者 Liz Wager 以及其他专家都认为期刊编辑在防堵同行评审造假上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除了检查利益冲突外,不管是不是作者推荐的人选,编辑都应该对审稿人进行独立的深入的研究,在邀请审稿前确保真实性和可靠性。

来自 Retraction Watch 的 Cat Ferguson、Adam Marcus 和 Ivan Oransky 指出期刊编辑应该注意的同行评审可疑迹象:

  • 作者要求排除一些评审人,然后提供几乎涵盖了领域内所有科学家的名单
  • 很难在网络上找到作者所推荐审稿人的信息
  • 作者提供Gmail、Yahoo 或者其他非单位的邮件地址来联系推荐的审稿人
  • 审稿报告在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而且评语是正面的
  • 甚至第三个审稿人都没有对文章提出异议(一般认为第三位审稿人会挑剔论文)

除此之外,期刊应该建立自动化同行评审系统,防止作者滥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行评议造假事件显示出同行评审需要一套实践标准,帮助期刊识别和阻止有不良意图的作者。期刊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提高警觉,但作者也该了解良好发表实践的重要性。

作为作者和审稿人,你怎么看?期刊怎么做才能阻止同行评审造假?欢迎给我们回复提供你的看法和建议。

你可能也会对《意得辑专家视点》上的这篇文章有兴趣:为什么需要推荐审稿人?要怎么选择?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