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间如何成为科研大佬?
做科研最重要的还是要对你做的东西感兴趣,才能行稳致远。小e特意采访了一位我们的一位老朋友陈同学,现在港大读博,他硕士就读于国内某985高校,硕士期间拿过两次国奖,综合测评全系第一。研究生期间发表过多篇SCI英文论文以及中文EI论文,曾经公费前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做访问学者,同时也是某一区期刊的审稿人。这样一位同龄人的经验对于正在读研究生或者将要读研究生,且致力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各位来说,或许更加有参考价值。以下是他的原回答...
拆解高效阅读文献方法,看完绝对受益匪浅
如何变“被动阅读”为“积极阅读”?其实,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在阅读之前,你就可以列举想要从这篇文献获得的信息。带着问题去学,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高效学习方法。同样的,带着问题读文献也一样可以让文献阅读效率加倍。...
Science亲自示范:如何在死板的论文结构下,写出让编辑眼前一亮的论文?
这期文章我们就来以一篇2006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经典论文为例来探讨一下,怎么样才能在固定的写作框架下写出来让编辑审稿人眼前一亮的论文来?...
作者胡乱撤稿,结果……被拉黑
千辛万苦写出来的文章,在投稿阶段一定要注意投稿的细枝末节,走错一步,就会被期刊拉黑,得不偿失。今天小e来讲述一下关于投稿撤稿的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在投稿环节谨慎投稿。...
什么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够中标?
如今本子多难中不必多说,很多新人想取取经,但经验和智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更多的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里分享的一些经验更具有普适性,如果都能在写本子过程中一一关照到,想必可以大幅提升中标概率...
怎么查找外文文献最有效?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想要进入哪一行,一个合格的领路人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直接掌握要领诀窍。
做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生,如果本科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科研,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可谓是对科研一窍不通,而对于科研新手,查找文献就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临床水平好,但科研能力差,在大型三甲医院是啥下场?
“一名只会做手术的手术匠,再怎么技术精湛,都只是主任手里的顶级工具人。”入职6年,苦于不擅长科研,师兄当了整整6年的主治,得不到升迁,特别是在省级大三甲医院,课题+文章更是现在妥妥的副高敲门砖。...
Q&A | 特刊、正刊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论文写作和投稿是一场既需要先锋概念和宏大目标引领,也需要具体到每一个微小细节才可以成功的项目。投稿时的名字拼写,刊物的不同分类,这些细节值得每个投稿人注意。这些小细节可能不会帮你成功发表,但足以毁了一次耗费无数心血的投稿。...
有哪些是你读博后才明白的真相
读博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路走来让人焦心,痛苦和沮丧是常有的事,常常令人身心俱疲。 不仅如此,你的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实现最终目标似乎遥遥无期,这让你更难坚持下去。...
如何判断自己读研是否真想搞学术?
我想到几个我常常问一些准备考研的本科生的问题,虽然不说“明心见性”吧,但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他是不是确定想要走上研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