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读研是否真想搞学术?

如何判断自己读研是否真想搞学术?插图
我导师十年前曾经跟我们聊天时候说——

他最大的梦想是当个工程师,做点人们用得上的好玩的东西。

不过十年过去,他依旧没当上工程师,反而在大牛的路上越走越远。

你说他不想搞学术吧,显然不是。我导看文献比谁看得都多,跟你闲聊都满满的“学术氛围”,每次跟他聊会天,学术视野都拓宽一大截。

但是你说他想搞吧,他一门心思想做工程师的活,研究方向总是奔着实用去,而且经常和我们吐槽发文章没意思,搞实业才能兴邦。

有很多人搞错了一个问题,“想不想”搞学术和“适不适合”搞学术是两码事。

看着每年乌央乌央的考研大军,其实我知道很多学生是随大流来着。

我觉得考研前应该给大家做个类似MBTI那样的职业性格测试,测试一下你是否适合读研,以及读研的目的是啥。所有研究生都要一股脑地赶去搞科研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耽误了学生自己。

所以,我想到几个我常常问一些准备考研的本科生的问题,虽然不说“明心见性”吧,但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他是不是确定想要走上研究的道路。

问1:看到实验室的第一反应是好奇、跃跃欲试,还是“避之犹恐不及”?

答:想知道自己读研的初衷是不是真的想要做学术,从你看到实验室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应该有个答案。我之前带过一些本科生,进到实验室里东看看西摸摸,看到别的师兄师姐做实验就想上去看看咋回事,最好还能上上手。

这种天然的喜欢(虽然做实验久了好多人都开始厌烦)其实代表着你的初心是不是想要走学术这条路。如果你看到实验室,就觉得这里好枯燥好无聊甚至有点恐怖,那我猜你大概率并不是奔着做学术来的。

问2:看到读文献、做实验的师兄师姐,你是觉得他们好酷,还是好无聊没意思?

答:都说你对一件事物的评价就决定了你的内心最深切的想法。如果看到正在读研的师兄师姐,你有一种“想要成为他们”的想法,那就代表着你读研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做做学术。

但如果你看到正在做科研的师兄师姐无感,甚至有一丝丝厌烦,那你读研大概率就只想混一纸学历。

如果前两个问题太过粗浅,只看表面,那我们不妨再深入你的内心,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做科研👇

问3:你喜不喜欢“寻找答案”的过程?

答:这个问题其实是最重要的。有一句流传甚广的鸡汤,“把热爱的事情当做工作,你的每一天都会快乐”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要是一看到新东西就头疼,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探索,那搞学术就是遭罪。

搞学术的实质就是在未知的领域探索,去发现别人没发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问4::是否喜欢“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的工作?

答:先声明,科研不是“无章可循”的工作,实际上很多做实验的过程很枯燥,有固定的的操作流程,甚至要反复一遍又一遍的操作。

但是,科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事事按照已有的规范来,需要你自己去突破创新,哪怕只有一点点。

很多人不喜欢那种“不受掌控”的感觉,喜欢那些有规则可循,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不是贬义,就好像之前看新闻,一个美女小姐姐毅然选择了搬家公司这个行业,她能从这里面获得快乐,这就足够了。

问5::你愿不愿意学习新知识?

答:都这么大人了,你得承认很多人就是不爱学习。看到新东西就头疼,想到学习就打怵。这样的同学你就别搞科研了,否则读个文献跟要你半条命一样,强忍着枯坐半天结果一点东西进不到脑袋里。

做学术的人,学习是一种本能,他们会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问6::你喜欢思考一些抽象的东西还是做“能看到”的产品?

答:虽然做“产品”并不意味着你就不适合搞学术,比如我在开头说的我的导师就是个向往“工程师”的科学家。

但是不可否认,大多数做学术的小伙伴,产出的“产品”都是比较虚的,落不到实际应用当中(你也可以把这个看做是我们当前科研存在的问题)。如果每天做着这种看不到用途的研究,你是否会从中体会到乐趣还是无聊厌烦?

问7::遇到问题,你是喜欢找人询问还是独自思考?

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判断你适不适合做学术的问题之一。如果你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人咨询,寻求帮助,那么你大概率是做不了学术的。做学术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遇到的难题。

你问过自己这7个问题之后,估计心里一定已经有了一些答案。

不过也要知道,读研不代表未来非要做学术。研究生的教育体制一直在改革当中,其中就有对于专硕和学硕的深入思考。

所以不必因为自己并非醉心学术而惭愧,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自己,我就是想要提升一下学历,成为这个领域更专业的人,这也很棒。

当然,如果你喜欢学术,甚至想要在学术这条路上走更远,那么你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你也要知道“学术”并非闭门造车,也有课题、论文等等压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热爱学术的人来说,科研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

如何判断自己读研是否真想搞学术?插图1

上一篇: SCI论文润色哪个公司好
下一篇: 有哪些是你读博后才明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