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通讯作者在科研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列入共同作者

案例分享:通讯作者在科研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列入共同作者

案例

一位高级研究人员有天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列在自己没有参与过的论文共同作者行列,吓了一跳。这篇论文还有其他两位共同作者,于是他发了邮件给这两位,请他们提出说明。通讯作者没有回复,另一位作者回了,他说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列为作者,而他也没有参与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这两位研究人员接着联系期刊编辑,要求编辑将他们的名字从论文中撤销。过了两个礼拜,编辑来了回复,表示他试着联系通讯作者,但没有收到回复。编辑还提到了他需要所有的作者签名才能移除共同作者的名字。这两位科研人员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联系了意得辑专家视点。

采取措施

在了解此案例的情况后,我们的发表专家查了通讯作者的档案,发现他还是个年轻的科研人员,这篇论文是他发表的第二篇期刊论文。我们的发表专家认为这位年轻的作者有可能是为了提高论文的接受率,才将这两位资深科研人员的名字也加入共同作者。

我们建议这两位科研人员再继续通过其他渠道联系通讯作者,例如电话或社交媒体,因为他的邮箱有可能已经不再继续使用。不过,如果所有的尝试都没有用的话,我们建议他们直接联系该作者所属的研究项目或是单位的领导,请他们帮忙。他们也应该告知期刊编辑他们后续采取的行动,并将发给这位通讯作者的相关邮件都转发给编辑,如此应该可以影响编辑的想法,考虑他们的要求。

他们联系了作者的所属单位,对方回复如果期刊编辑提出正式的要求,会进行进一步调查。他们将这个回复转给编辑,编辑联系了作者的单位,提出正式的不端行为调查。

总结

ICMJE 的作者和贡献者资格指南清楚说道论文在投稿前,必须得到所有共同作者的许可。然而,由于通讯作者是主要负责与编辑沟通的人,如果通讯作者在没有告知共同作者的情况下就投稿,共同作者有可能等论文发表了才会知道。刚开始科研生涯的研究人员有时候会觉得论文上有资深研究人员的名字列名共同作者可以提高论文的发表率或是能在论文发表后增加引用数。但是,在没有取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他人的名字列入共同作者是极度不端的行为,更有可能导致撤稿。此外,由于撤稿通知上会说明撤稿原因,当事的作者的名声也会被毁。有些期刊甚至会禁止有不端记录的作者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投稿,这种禁令有时候会长达五年之久。

根据 ICMJE 作者指南:「如果作者在投稿或发表后才要求移除或新增作者,期刊编辑必须寻求说明,并取得所有列名作者连同新增或移除的作者签署同意书。」这也表示,只要有一位作者不回应,即使编辑已经认为这是不端行为,还是不能更改共同作者名单。因此,编辑应该更小心署名权问题,在投稿的时候要求出示所有作者都签名的同意书。ICMJE 指南也说:「虽然通讯作者主要负责与期刊联系,ICMJE 建议编辑要将确认邮件发给所有的作者。」如果所有期刊编辑都能做到这点,类似的不端事件就能在初期而不是等到论文发表后才发现。身为期刊编辑应该要更积极预防不端行为,而不是在发表后才采取行动。

期待学术生涯高歌猛进,发表过程一帆风顺?

来加入我们活力洋溢的在线社区吧。免费注册,无限阅览。

社交账号一键登入

已有54300名科研人员在此注册。

觉得有用?

如果是的话,和你的同事分享吧

该话题属于开展研究阶段

身为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是最先也最令人兴奋的一步,如果你正处在这个发表阶段,欢迎订阅学习这个阶段该知道最佳实践,为成功发表铺平道路。